教育部: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
教育部: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,各地要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,按照材料非必要不提供、信息非必要不采集原则,进一步规范报名信息采集。教育部: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。
教育部:严禁采集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1近日,教育部正式下发工作通知,部署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,要求全面落实“公民同招”,全面清理取消无谓证明材料,严禁采集学生家长职务和收入信息。信息采集工作应在招生入学时一次性采集,不得利用各类APP、小程序随意反复采集学生相关信息。严禁高中提前招生、超计划招生、违规跨区域招生,严禁招收借读生、收取借读费。
不得利用小程序反复采集信息
教育部要求各地建立义务教育阶段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,按照“学校划片招生、生源就近入学”的目标要求,为每所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;教育资源相对均衡的地方,鼓励逐步实行单校划片;
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,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,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,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,确保2022年招生工作全面实行划片就近入学。
在学生信息采集方面,教育部要求健全义务教育入学报名登记制度,材料非必要不提供、信息非必要不采集,逐步实现网上报名、材料审核和录取,切实为群众办事提供便利。全面清理取消学前教育经历、计划生育证明、超过正常入学年龄证明等无谓证明材料;预防接种证明不作为入学报名前 ……此处隐藏1091个字……
不可否认,学校收集家长的相关信息,从家校共育的角度来说,有一定的合理性。除了学籍管理的需要,它也是教师教育教学的一个参考。通过了解家长的情况,老师可以了解到孩子的成长学习环境,对学生因材施教,也能够准确地对困难学生给予助学的机会。
然而,很多中小学幼儿园收集家长的个人信息,还要填写家长的职务、工作单位、收入等信息,这就有点让人担忧了。在家长看来,“工作单位、联系方式也就罢了,学历、职务、收入也在采集之列就让人想不明白了”,不少家长担心,父母职位和学历的高低,恐怕会让自己的孩子被区别对待。
有教无类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,一直是教育的初衷。但“收集家长职务信息”的做法,容易造成因“财”施教、因“权”施教,不仅违背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、有损教育公平,也将加剧家长以及整个社会的教育焦虑。而且由此引发的“蝴蝶效应”也不容忽视,比如“农民的.孩子”“普通市民的孩子”是否会产生心理自卑?是否会造成我们的孩子从小就热衷当官?
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,取消学校收集家长职务信息,是维护教育公平的必要纠偏。教育本就应该一视同仁,无论家长是干什么的,在学校里,孩子都必须是一样的。
不久前,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正式通过,这意味着我国进入个人信息全面保护的法治时代。学校收集学生家长信息的范围,以及对家长信息的保护,也要符合“合法、正当、必要”等法律原则。所以,应取消收集家长职务信息,并在全国范围内都应该早日叫停。让教育回归教育本身,让学生相信奋斗的力量,让老师专注于教书育人,这才是教育该有的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