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宝宝的教养就在每天的餐桌上
宝宝的教养就在每天的餐桌上,孩子虽然很小,但是我们不能够事事由着他,不去管他,特别是孩子的教养和品格,做父母的需要从小就要培养,来看宝宝的教养就在每天的餐桌上。
宝宝的教养就在每天的餐桌上1俗话常说:站有站相,坐有坐相,吃有吃相。一个人的教养如何,其实从日常餐桌上的小细节,就能看出来。
乐妈先讲一个故事:
周末跟几个朋友相聚,中午吃饭的时候,隔壁桌刚好是一家大小,孩子大概4、5岁的样子,比我们晚一点儿到。
还没上菜的时候,小孩坐不住,跑来跑去,乐妈也就多注意了一下。
我们正吃着的时候,突然听到孩子大声说:“爷爷,这是我的,我要吃这个!”
只见孩子一把将爷爷夹着的炸南瓜丸子抢过来,塞到自己嘴里。
本以为爷爷会批评孩子,谁知爷爷一点也不生气,还把孩子喜欢吃的几个菜,都推到孩子跟前,跟他说:“好,爷爷不吃,你吃!”
看到这,乐妈愣住了,我们常常很注意给孩子提供好的营养,但是却忽略了教他最基本的用餐礼仪。
从每天的餐桌上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教养
“世界顶级礼仪大师威廉·汉森曾说:“善于观察的人,一顿饭的功夫,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样、你的教育背景如何。”
吃,虽说就是一种简单的行为,但这行为后面,却常常能看出人不同的教养。
曾经看过一个故事,故事的主人要和一个追求她很久的小伙子约会,她很纠结,不知道怎样判断这个人好不好。
她的朋友给她推 ……此处隐藏1686个字……力,让他不再注意桌上的菜,再告诉他要等到爷爷奶奶或其他长辈先吃,自己再吃。
不要抢着夹菜吃,不要越过别人夹菜。孩子们常常看到自己喜欢的菜就抢着夹,或者在盘子里一直扒拉,挑挑拣拣,这样是很不礼貌的,父母需要约束这种行为。
安静原则
不要在餐桌上吵闹。孩子生性多动,注意力不太集中,很难安安静静地吃完一顿饭,爸爸妈妈们可以教导孩子,吃饭时吵闹容易呛到,也会影响别人的用餐心情,或者将孩子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饭菜上,承诺他安静完成进餐后给予一定奖励。
如果孩子实在太过闹腾,可以先将他带离餐桌,让他终止自己的错误行为,教育后再带回餐桌。当然咯,爸爸妈妈平时也要以身作则,不要老是在餐桌上吵架或者打电话。
鼓励孩子细嚼慢咽,不吧唧嘴或发出其他大的声响。这样不仅有助于他消化,还能培养优雅的礼仪习惯。
卫生原则
打喷嚏、擤鼻涕时要背对餐桌。父母可以教导孩子,口水或者鼻涕中含有许多的病菌,这些细菌是一群坏宝宝,趁着人打喷嚏擤鼻涕的时候悄悄飞到饭菜里,再钻到人的身体里,使人生病,因此打喷嚏或者擤鼻涕时一定要注意背对着餐桌,掩住口鼻,不要影响到别人。
手上有油时及时擦干净,避免蹭到别人身上。吃饭的时候孩子们常常弄得满手满脸都是油,自己又不自知,容易蹭到别人身上。爸爸妈妈们可以准备些餐巾在手边,鼓励孩子多使用餐巾,保持整洁。
当然,餐桌礼仪还有很多,爸爸妈妈们不要偷懒,别想着出门再教、长大再教,从现在就开始吧。
在父母们一点一滴悉心的教导培养下,相信餐桌上的熊孩子会越来越少,小绅士、小淑女会越来越多。当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夸赞懂礼貌、有教养的时候,想必每一位父母都会感到由衷的自豪吧。